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跟腱撕裂运动损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跟腱撕裂运动损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跟腱断裂的原因:①跟腱患有退行***变,变得脆弱,易断裂。②跟腱部位过度疲劳。③热身活动不足。④技术动作不合理。⑤跟腱的退行性变化提前于肌肉造成的软组织活性不协调。跟腱断裂后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外翻运动进行锻炼,通过踝关节的锻炼可以使踝关节的活动度逐步增大,恢复下肢的行走功能,缓解由于长期固定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而跟腱是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结构,止于跟骨结节,是人体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但是血运较差,对机体行走、站立和维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跟腱的特点
跟腱长约15cm,由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头)的肌腱融合形成。在此过程中,跟腱的腱纤维有90°的扭转。跟腱的主要功能是屈小腿和跖屈踝关节,是小腿肌肉力量传导至足部的最主要的解剖结构。人能够直立、站稳,能跑、能跳,靠的都是它。
跟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腱鞘,而是由腱周组织(脂肪性间隙组织以分隔肌腱和腱鞘)包绕。跟腱炎早期疼痛主要是由于腱周组织的损伤所致。当患者起床或连续步行时,肌腱在腱周组织内活动增大,会更痛。
在跟骨结节上方2-6cm的地方血供极差,而损伤就多发生在这个部位。
跟腱断裂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演员;一类是外伤,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或骨折。跟腱在外伤或在弹跳、急跑中造成顿挫、撕裂甚至断裂。以下这些动作很容易引起跟腱断裂
超负荷运动或者短时间承受过大压力
经常进行强度很大的跳跃、蹬腿等动作,超过耐受能力,使跟腱劳损,导致其营养障碍,发生变性、强度降低。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跟腱就容易发生断裂。
疲劳会使肌张力异常增加,弹性下降,协调性破坏。
提踵练跟腱会导致跟腱断裂
如果您在提踵的时候使用正确的技巧和姿势,通常不会伤到跟腱。然而,如果您没有正确地做,可能会导致跟腱的拉伤或其他损伤。建议在进行任何新的锻炼或运动前,先咨询专业医生或教练的建议,以确保您的做***确且安全。
跟腱不是筋也不是肌肉,它是指在足跟与小腿之间有一条很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跟腱长约375px,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头)肌腱在足跟上方约375px处融合形成。
跟腱断裂可能有以下原因:
1、过度使用,大强度拉扯或长时间反复拉扯之后产生的结果。
2、较弱的小腿肌肉力量会使蹬伸压力过多分布到跟腱上。
3、僵硬紧张的肌肉会使肌肉拉扯的程度增高,这会使损伤的几率提高。
4、过度前旋会导致跟腱处于不好的力线,这会增加跟腱的压力。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跟腱组织的弹性逐渐降低,脆性增加,在受到突然的牵拉或扭转时容易断裂。楼主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散步时的一个变向或突然发力引起的跟腱断裂。
楼主已经79岁,建议进行保守治疗,如果刚损伤不久,建议让踝关节处于极度跖屈位进行石膏固定4-6周,使跟腱断端接触,自行愈合。4-6周后,建议去医院复诊,愈合后,在疼痛范围内适当放松小腿后肌群,将其逐渐置于背屈位,加入小腿肌肉的练习,必要时可佩带护具。
跟腱撕裂和断裂的区别有哪些?
跟腱撕裂与跟腱断裂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行走。临床证据表明自发性断裂在运动时发生,患者基本上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但立即出现跛行和不能单足提踵,以后逐渐出现足跟上方的肿胀淤血.
大部分跟腱断裂是由间接外力引发。部分跟腱断裂的患者在发生跟腱断裂前都有跟腱相关的慢性疾病。跟腱断裂亦高发于仅于闲暇日或休息日进行较大运动量体育活动的人。在四季分明的区域跟腱断裂好发于开春及初秋。
跟腱是人体坚韧的韧带,同时是踝部易损伤结构 , 跟腱撕裂一般发生在距离跟腱附着点以上 2~6 cm 范围 , 患者跟腱完全性撕裂临床需给予手术治疗 , 而对于部分性跟腱撕裂患者而言***用保守治疗即可。
本内容由[_a***_]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骨与关节康复科 主任医师 廖德发审核
class="QIHEIHQ7f0d48c067d7f349 pgc-link" data-content="xiaoheapp" data-source="outerLink" href="***s://m.xiaohe-jiankang***/qa/70000000085489?utm_source=toutiao_wkwd&utm_medium=xhyd_ask" target="_blank"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跟腱撕裂运动损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跟腱撕裂运动损伤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ptw.com/post/5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