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运动损伤干预疗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运动损伤干预疗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糖耐量异常视为2型糖尿病早期阶段,而这种代谢性疾病都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和锻炼来纠正的,药物往往并不能治本,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王道。
什么是糖耐量异常?
耐量异常被定义为:空腹血糖水平高于6.0 mmol / L或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超过7.8mmol / L.糖耐量异常的症状与2型糖尿病相似: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感到口渴口干;极度疲惫;视物模糊;犯困;肌肉量减少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些症状或者症状可能不会那么严重。糖耐量异常的治疗
当然可以,必须可以。饮食和运动是糖耐量异常控制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饮食要合理。通过计算自身每天需要的热量,将每天摄入的食物热量总和设定一个合理的范围。保证自身必须热量的基础上减少食物摄入,减轻身体的负担。同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要按照糖尿病指南的要求分配。在选用同等热量的食物的时候,尽量选用升糖指数低的。虽然饮食控制很重要,但是如果偶尔有食物摄入过多的情况也不必太担心,在改善糖耐量异常的情况下也要保证生活质量,否则饮食控制难以坚持下去。
另外,运动注意事项。很多人觉得我只要每天达到1万步或者某个数值那么我的运动量就够了。其实不是的,按照指南要求,每周的中等强度运动不少于150分钟,不能超过两天没有运动。说白了,就是时间要保证,持续性要保证。一般跑步的话比较难坚持,但是快走的话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一般推荐每周选5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快走,同时要有2到3次的抗阻运动,每次20分钟左右,这样效果更好。
总而言之,糖耐量异常通过有效的饮食+运动+药物(中药及西药)调理,坚持下来,有50%左右的几率不发展为糖尿病。我在临床上常规运用中药协同控制糖耐量异常,效果十分不错。
我是王洪兴主治医师,就职于三甲医院,专注于中西医结合控制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及初发糖尿病的诊疗,欢迎咨询相关问题。
糖耐量受损是公认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国际和国内都有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对其干预的有效性,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国内研究: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潘孝仁教授,于1986年在我国大庆率先开展了针对糖耐量受损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试验的研究。经过6年的观察,糖耐量受损人群通过接受饮食和(或)运动锻炼干预,使2型糖尿病的危险降低了30%-50%。
国外研究:
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于1993年至1998年纳入了522例中年、超重的糖耐量受损个体,并按照研究中心、性别和OGTT2小时血糖水平进行分层。所有入选糖耐量受损个体均被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常规生活方式干预组两组。
强化生活方式的目标是:
(1) 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每日30分钟;
(2) 饮食中脂肪含量占每日摄入总能量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每日摄入热量的10%;
(3) 每日至少摄入15g/1000kcal的膳食纤维;
(4) 体重降低5%(建议体重每周下降0.5-1.0kg)。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运动损伤干预疗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运动损伤干预疗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ptw.com/post/5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