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效运动专业指导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有效运动专业指导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前期(1915-1918)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逆流。
后期(1919-1923)的指导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包括“五四”前期的启蒙运动和“五四”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时间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21年7月中国***成立。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前期***,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其性质仍属于旧民主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已是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的领导和人民民主共和国作舆论准备,其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了。
背诵,要考。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十九世纪中后期,分别发生在清朝和日本的革新运动。由于这两次运动爆发时间相近,且两个国家当时遭遇到的困难也极为相似,因此这两次运动具有很多相同点,但由于在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又具有很多的不同点,也最终导致了两次运动结果的截然相反。
△光绪皇帝和明治***
正如前文所说,作为两个饱受西方列强欺压的国家,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洋务运动
1、大致背景相同。不论是当时的清廷,还是日本的德川幕府,由于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本国通往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而在西方列强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的情况下,两个国家最终被西方列强以枪炮叩开了紧闭的过门。经过1840年、1856年两次***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浦贺港***后,两国相继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国内矛盾日益激烈。
△明治维新
2、主要目的相同。不论是清廷的洋务运动,还是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通过变革实现富国强兵,从而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巩固统治,避免国家陷入衰亡。
悟空问答,寅哥解惑。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中日两国意图摆脱落后局面的一次自救,不同的是洋务运动没有使得清王朝凤凰涅槃,明治维新则使得日本彻底进入列强之列!下面我就谈谈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1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开展的活动,洋务运动是以奕昕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的意在改变落后局面,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明治维新则是明治***代表的新兴势力学习西方列强,使自身强大的活动。
2开展的年代几乎同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一个是总理事务衙门的设立为标志,一个是明治***登基为标志。
3都是通过甲午战争作为试金石!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明治维新大获全胜。
不同点:
1洋务运动学的皮毛,明治维新志在精髓!办实业,改兵制本是两次运动的标志,但是洋务运动只是单纯的引进成品,最关键的技术却没有学到。明治维新则是派遣人员学习西方列强的最新技术,学以致用。
2眼光远近不同!就拿军事来说,北洋水师装备本来是先进的,但日本海军积极购买最新式的军舰,尤其是注重船速和舰炮的射速和***!这也通过黄海海战印证了日本人的精明!紧跟时代的潮流,是明治维新高出洋务运动的最大原因!
3成果不同!洋务运动失败基本敲响了清王朝丧钟,明治维新则使得日本彻底进入了近代化。今天日本的世界地位根源就在明治维新!一个岛国,***匮乏,地理位置不好,硬生生的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明治维新功不可没!
半小时耕耘换您三分钟品读!我是寅哥解惑,感谢您的的阅读,欢迎大家的关注!
洋务运动: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口号:前期 自强,后期 求富 戊戌变法:主张是进行政治改革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口号: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主张是通过革命推翻清朝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民权(恢复中华),民生(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主张是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学,学习西方MZ科学思想。
宣传马克思主义。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是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实现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转移。怎么转移?从上往下转移。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主制度,这是实现权力的平民化下移;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是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下移;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消灭等级秩序,这是为了改变平民的地位和社会结构。虽然辛亥革命没有最终完成社会的转移,但辛亥革命却为社会的成功转移奠定了基础。说得通俗一些,辛亥革命就是从落后腐朽的封建贵族手里抢钱抢权抢地盘。
关于辛亥革命的目的,大概分解如下:
第一,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制,是实现了权力从上层贵族到下层平民的转移。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清***,其中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武昌起义胜利后,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学习美国的基础上,中华民国建立了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总统共和制。人民在名义上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根据孙中山制定的《临时约法》,权力属于国民全体。虽然在当时不可能真正的实现平民掌握权力,但毕竟有了大义的名分。与中国之前的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相比,至少在名义上人民有了权力并成为了主人。封建贵族失去的权力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手中,资产阶级也是平民。
从专制到民主的变化,就是权力从上层到下层转移的发生。权力的下移实际上是人民的力量崛起的表现。权力的下移是社会转移的保障。
第二,辛亥革命后是资产阶级掌握***,这就使得社会财富从上层地主阶级手中逐渐转移到下层资产阶级手中。
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掌握国家***,这个***必然会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壮大下层平民的力量。从下层平民的数量看,其掌握的财富数量迟早会超过封建势力掌握的财富。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财富的转移。
资产阶级是通过工业发财致富,地主阶级是通过农业发财致富。哪一种方式更能创造高效率的财富值?当然是机器大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程度越高,财富转移的速度也就越快。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就是财富在加速向下层的资产阶级手中转移。财富的下移是社会转移的基础。
第三,讲求平等的资本主义取代了讲求等级的封建主义,意味着平民地位的上升。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平民的地位一直在上移。***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在加速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也在加速发展,这意味着中国平民的地位在加速上升。封建等级秩序在崩溃,而资产阶级所追求的平等社会也在加速建立的过程中。
有了财富下移奠定的基础,有的权利下移形成的保障,最终才有了平民地位的上升和平民地位上升后的法律保护。虽然资产阶级法律也有一定的等级性,但毕竟名义上是平等的。人民也就获得了名义上的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发展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的进步,政治是在下移的,经济是在下移的,社会的发展重心也是在下移的。在历史上,人民创造了财富,却不能享受财富;在辛亥革命之后,人民逐渐的能够享受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掌握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权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效运动专业指导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效运动专业指导思想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ptw.com/post/2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