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圣张旭 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附近)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以草书最为知名。张旭被誉为我国古代八圣之一。
2、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
3、草圣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附近)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以草书最为知名。张旭被誉为我国古代八圣之一。
4、张旭(675年—约750年)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和书法家。他字伯高,一字季明,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张旭擅长草书,与李白的诗歌和裴旻的剑舞并称为“三绝”。
5、张旭,唐代书法家、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是盛唐著名的大书法家,精通草书,狂草最为著称。
1、张旭,1***8年2月出生,山东济南人,大学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党员,任安徽省黄山市自然***和规划局局长。
2、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诉讼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等职。
3、张旭,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善草书。时以李白诗歌,裴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为人桀骜狂放,精善草书,不治他技,为人豁达,嗜酒,世号“张颠”。
张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陆柬之的外孙,自幼得其传,工书法,精通楷书,最善草书。他把当时流行的“今草”书体,发展为笔法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书体,是书坛“狂草”的奠基人。
在唐朝,有两大书法家都被称为“草圣”:一是宰相张旭,二是和尚怀素。但是在我国民间,更多的人把张旭称为“草圣”。 张旭,吴郡人。字伯高,生卒年月不详。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
张旭介绍 草圣张旭(232年-300年),字元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出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是东晋末年文化繁荣的时期,与其他著名的文人墨客共同为东晋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草圣张旭 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
”尊为“草圣”。张旭 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张旭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善草书。时以李白诗歌,裴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张旭(约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笔下的张旭,活脱脱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他的神***一直为世人所倾倒。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杰出的书法家。他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
梦笔生花(mèng bǐ shēng huā):传说唐代书法家张旭有一天打盹,梦到在画纸上写字,他醒来后按照梦中所写的画了出来,惊讶地发现字迹很好。
早年研究颜真卿的正楷字体,后又专攻二王的行书、张旭、赵孟頫、米芾字体。尤其近年来对行楷、行草字体颇有造诣。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
1、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杰出的书法家。他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
2、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1] 。
3、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
张旭,1***8年2月出生,山东济南人,大学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党员,任安徽省黄山市自然***和规划局局长。
张旭是唐代书法家,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
《春游值雨》作者张旭简介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ptw.com/post/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