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运动教师指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幼儿运动教师指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些孩子特别爱告状,经常跑来告诉老师,小明把谁推倒了,谁把饮料打翻了,谁给谁起外号啦。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呢,老是特别伤脑筋,不去处理吧,担心孩子觉得你态度冷淡,以后遇到什么事都不找你来沟通,特地去处理吧,又实在没有发生多大的事情。处理之后呢,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表扬一样之后就有事,没事都来向老师诉说一番,把告状当成了习惯。
其实孩子告状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种,一是检举他人,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同。二是自我表现,希望得到表扬。三是想逃避责任,避免受到批评和惩罚。四是妒忌他人,企图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那老师遇到孩子告状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做好3点就行了。
一是老师要耐心的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告状,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关注这个事情的。很多时候我们大人认为的小事情,但是在孩子的心里却认为是大事情,所以我们要学会认真的倾听孩子的诉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二是引导孩子把事情讲述清楚。因为很多孩子告状的时候只讲结果,但事情经过是怎么样的,应该要引导孩子讲清楚。只有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老师才能对孩子的话作出公正而客观的判断。其实引导孩子把事情讲清楚,也是让孩子把事情理清楚的一个过程。
三是引导孩子积极的思考,让孩子想一想应该怎么办,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一)首先要分清幼儿告状的目的有些孩子的告状是想借大人帮助自己“整垮”对方,有报复别人的意思,当然这是极少数的。这时家长和教师就要进行严肃批评,让孩子懂得要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相互宽容。绝大多数孩子的告状都是为了讨一个“公道”。家长和教师应该弄清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区别对待。有时孩子告状也是一种询问,因为自己不清楚某些事情该不该做,见别人做了,自己也想模仿,可又不知家长的态度如何。比如,两个孩子同在***,一个光脚下地了,另一个向妈妈告状:“他***鞋子就下地了。”意在探问,“我可不可以也光脚下地玩?”这时,家长应明确表态,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二)要教育孩子多看看别人的长处,让孩子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教育孩子不管别人做得如何,自己应该按照要求去做,且有勇气坚持下去。
(三)教师要设身处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以公正的态度判断谁是谁非教师在处理矛盾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提高评价是非的能力,逐步学会自己解决***,使幼儿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四)教师在处理幼儿打小报告时,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耐心地去倾听教师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更不能粗暴地制止,应该耐心地倾听并且允许孩子争辩。因为孩子在诉说、争辩过程中,孩子的口语
表达能力
不仅能够得到锻炼,而且也能明白对方的感受、想法,从而明白同伴交往之道。老师在孩子争辩时,切勿打断话题,尤其对平时不爱说话、胆小的孩子更应该给其信心,消除其紧张心理,鼓励其说出理由。(五)对习惯于打小报告的幼儿,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予理睬。
(六)要教育孩子学会处理小伙伴之间的矛盾。现在许多的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上上下下都宠着他(她),养成孩子很“独”。自己一个人玩时行,和大家玩就爱闹矛盾。小孩子之间闹意见是常有的事情,不能有点小事就找老师,而且老师也不能“有求必应”,凡事都跑来看个究竟,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可以减少孩子的依赖性。孩子告状是一种
依赖心理
的表现,不少父母或老师苦于无法制止其这种行为,于是就对爱告状的小孩产生反感。实际上,孩子的告状是否应该制止,主要还是看孩子告状的动机。小结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帮助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不应以幼儿经常来告状就对他(她)爱理不理,抱有“消极”态度。相反,教师应***取合适的解决方式,及时地进行引导要耐心分析孩子的告状心理,帮助他们明辨是非、锻炼能力。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运动教师指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运动教师指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ptw.com/post/10487.html